今天听 爸妈行不行,儿童的第一个叛逆期有感,建议大家都去听一下,我觉得还蛮有用的,特别是我现在老二快3岁,老二6岁了,两个都处在叛逆期,老母亲也是醉醉的。
3岁左右,叛逆期来了怎么办?
小孩子的叛逆期大概在什么年龄段?
粗略的分,人生第一个叛逆期在3岁的这个阶段开始,第二个叛逆期差不多在8岁前后,第三个叛逆期是我们通常所熟知的青春期,差不多在15岁。
那三岁左右的,很多家庭的宝宝正处在这个年龄段,经过了两岁到两岁半到探索阶段,然后进入了语言的爆发期,当他开始会说话时候,他的想法也就多了,想法多了对于父母来说就感觉,哎 你怎么不听我的话了自己有主意了,感觉上像是叛逆期,但是却是人生第一个开始自我意识自我认知和自我行为规划的一个阶段,其实是好事。
亲生经历分享
在三岁左右特别爱说话,然后说话当中每一句基本上都要透露出一种信息,就是说觉得自己长大了,我是大人了,你不能够随便指挥我了,这是最明显的特征,而且会自己拿主意了,既然我是大人了,我自己知道怎么办,其实都是拿一些“不靠谱的”的主意,孩子都是这样成长过来的。所以我们要分析人生第一个叛逆期3岁左右的孩子有哪些心理特征,这个时候父母一定要禀着一副欣赏的态度去看待小孩子的成长,而不是随时随地漫无目的的鼓励。你会发现小朋友的几个明显的特征。
1.心理特征
我长大了,我可以自己拿主意了,我绝对不能让大人来支配我。然后他什么东西都想要尝试,拿不动的东西也想拿,不会做的事情也想做,甚至你会发现这个阶段的孩子更会想要去学一些危险的东西,比如说他会想要去骑那个两个轮子的车,还有比如说他想要去用刀切菜,剪刀剪纸等等,因为他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和自己的长大。
2 自尊心特别强
你不能批评他,他会觉得你在否定他,这个阶段因为自尊心强,所以他特别爱表现,他希望让别人看到他最好的他是最棒的,他要让别人都肯定他,所以是不管是什么星座的孩子,在这个阶段他都是狮子座。
这些心理特征也让他们的行为跟在叛逆期之前的行为做出了显著的改变,比如说在麻烦的2岁到3岁之间,通常我们大家都很有体会,什么事他都喜欢说不,另外一个行为的习惯是,什么事情他都要自己做决定自己动手,比如说我女儿以前看见我拿指甲刀剪指甲,她也要自己剪,结果把自己的手剪破了一块皮,然后她还忍着不哭,因为那是她自己做的,染后憋着泪水把带血的手指伸给我看,我那时候心里想nozuonodie。
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都喜欢说不,所以我们大人定义他们喜欢唱反调,作出一些拒绝的反应,在这个时候也特别喜欢打人,对于父母亲周围这些想帮助他的人他都会很抗拒,然后他都会把你推开,他会去打你,拍你,然后他可能也会用身体去冲撞你,这些都可以被定位成他在叛逆期的一种身体的特征,因为他只是不想让别人来帮忙他,所以他用嘴巴说已经不够了,因为他觉得有时候用嘴巴跟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是不太搭理他的,周边的大人还是想去帮助他甚至要想去干预他,他就会用他身体的行为去做出更强烈的反应。
比如说我家姐姐现在6岁了,她上厕所的时候会把厕所门关起来,你不准推门进来,她会用动作来表示一种抗拒,她认为自己全部能够搞定,我不需要你在旁边干预,大人如果在旁边要帮她就意味着她没有长大。
感受存在,一般2岁多的孩子,跟人际关系的距离拿捏不好的时候,他可能很想去做接触,但是力度控制不好会呈现出他碰别人的时候我们会定义为拍打。
比如说之前一个妈妈反应,她儿子两岁多跟一群大孩子玩,但是大孩子们总是说他要打他们,结果闹的不愉快,她很苦恼,在这个阶段,孩子表现的特征就是这样,因为他很想用他的身体来跟这个世界做接触,,所以你会发现他的力道掌握不好的时候他会呈现出他用力过猛就是拍,所以当孩子出现这种情况,你要去抓住他的手说你是不是想轻轻的摸妈妈,你是不是想跟妈妈问问好,或者是你想去摸摸那个小朋友跟他打招呼对不对,那好你来要像这样轻轻的哦,不要这样很用力,你看妈妈就会不舒服,然后小朋友就会很害怕,慢慢的用这样子的方式让孩子了解力量的掌控。
上面是行为特征
还有一种是语言特征,语言的方式上有一种很有意思的死循环,就是做什么事情呢爸爸妈妈说我们来做这个或者做这个好不好啊,那小朋友的回答肯定是不好不要,那父母该怎么办呢?父母们是不是很抓狂啊,所以我觉得不要用好不好啊,可不可以啊,要不要啊,行不行啊,能不能啊,不要用这种句子,当你这样问的时候,孩子第一个反应就是不要,不行,不能,我们要给孩子一种东西叫做选择,比方说,你要吃苹果还是吃葡萄?给他二选一,然后小朋友脑袋里面最简单的想法就是苹果葡萄,好吧 那就苹果,所以他就会做选择,就是说你要改变开放式的话语,然后用二选一或者是3选一,其实二选一就够了,然后我再告诉父母们一个小小的技巧,销售过程当中当你最后要踢单的时候,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的接受一个暗示,就是说你左手拿一个苹果,右手拿一个梨,其实你根据孩子的状况,你希望她吃苹果的话,你在跟她讲的时候,你是想要吃苹果还是梨这句话的同时,就左手拿着苹果往上扬一下,你是吃苹果然后还是吃梨呢?因为当时你不想让她吃梨,所以你就把握着梨的那只右手就不要动,你想让他选择的方向你就用手的动作很轻微的强调随着你的话语,同时我们的脑部会下意识的接受说我要吃苹果。 因为你两个东西让宝宝做选择的话,都是摆在一个天平上,他会很难做抉择,但是如果你有一个位置是高一点的,他视线就会聚焦在那个高一点的位置,他会下意识的选择那个高一点的,会增加那个概率,但是这个方法也不是百分之百,毕竟孩子也不是机器人,所以这个方法呢父母们可以尝试一下。
3岁左右的叛逆期你跟孩子说话和沟通的一种方式,需要做某些的调整,才能够让亲子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顺溜。
我女儿快三岁了,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变得会说话爱说话,她会观察大人之间是怎么说话的,随后会用在对的情境里。然后就是她会不停的说不,有时候我会强迫她,其实也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我心情不好耐心不够的时候,另外就是在自己状态比较好的时候,我就会给她编个故事,你最近老是咳嗽,晚上睡觉就会不舒服,然后梨对你的肺有帮助,我就会诱导她去吃梨,我和她的理解能力是可以产生连接的,小朋友的话你还是要告诉她,这也是一种文化和常识的传递,但是这个也是有前提的就是你的状态和耐心比较好,人都有烦的时候,比如说工作压力大,身体不适的时候。
男孩子的叛逆期有时候是在4岁左右,其实孩子都是挺可爱的,有时候如果父母可以帮助她度过这个叛逆期,你会发现他跟你的沟通交流可以更顺畅,然后在她进入人生第二个阶段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孩子有前期做基础,老大现在6岁,已经进入小学,然后交友圈越来越大,然后她所学到的知识和所感受到的经验越来越多,他在进入第二个叛逆期的时候就会有很多天马行空的东西是真的你无法掌握的,那时候你用父母的威权都是没有用的,所以说前期的工作一定要做好。
父母亲可以做点什么到底要怎么做,总要是的还是观察,因为你只有观察然后才有可能去寻找一些他天马行空当中的蛛丝马迹,随后再抽线头来跟他做有效的沟通,在他还依赖你在他还愿意跟你交出心里的小秘密的时候,你要跟他成为朋友,要让她觉得她跟你沟通不会有压力,他愿意分享,只有把这种习惯天长日久的在3岁到6岁甚至到7左右到时间段能够变成你们比较亲子之间比较固化的关系,习惯成自然,在小学之前做他的玩伴,小学到他大学毕业做他的朋友,如果等他7,8岁你再调整你的方式你的姿态,那现在你连玩伴都不是,你还要进入朋友的阶段,那是没有可能的,要让他觉的跟你们吐露心声是没有危害的,而且你也是全然接受的,只有有效的沟通才能帮助孩子,这样呢孩子的叛逆期就不会拖的很长。
我们也要给父母一个8字箴言,冷静退出观察解决,这8字箴言永远不要放弃,面对孩子的问题,父母一定要冷静,千万不要跟着孩子一头热,当你热起来的时候情绪就上来了,肯定没有办法退出这个角色,要用客观中立的角色去看待孩子,在你面前当下发生的行为,,只要你可以退出,你就能观察到孩子现在到底观察了什么事请,然后你才能够有客观的合理的有趣的寻找到一种方式来解决它。
如果孩子想自己做决定?
那就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在保证安全和卫生的情况下,因为孩子他一定会对这个世界感到很好奇,如果他没有经历这个阶段,那么父母亲是真的要担心了,一个乖乖的没有反抗能力,然后也不好奇的孩子只有两种原因,一种就是他真的非常的笨,他的智力和个方面的东西有障碍,那爸爸妈妈一定会很焦虑了,还有一种就是父母亲的高压太过强烈,然后他在没有反抗的时候只好屈从,但是一旦他有能力反抗的时候,父母亲要面临的会是排山倒海来的大灾难。不管孩子做的什么决定,当我们让他放手去做的时候无论他做的对或者是错,我们要用一种鼓励 欣赏的态度然后最重要的是引导,这个时候正好是你想教他的技能的最佳的时刻,先让他去做,当他做的不完美的时候,你可以跟他一起分析,然后你可以自己动手做一遍,然后一边做一边告诉,你在做的同时你要讲说,这是一个演示方法,在日常的管理当中,我们是检查然后纠正,纠正的时候就是要演示,然后让他重复再做一遍,然后再检查,这种时候恰恰就是你想让他学东西的时候,生活当中时时都在学习。
总结就是冷静观察,慢慢说话,耐心引导,多多欣赏,这是非常重要的,父母亲一定要记得放在心里,不管孩子在未来成长的道路上有哪些状况,永远要记得冷静观察跟孩子的沟通要慢慢说话,当你脾气焦躁的时候,我们说话的语气就会越快,因此我们要学会调节自己说话的方式,包括跟你自己周边亲密的人,都要懂得慢慢说话,然后面对孩子成长更重要的就是引导,因为你把他带到这个世界来了就更要做好引导的角色,多去欣赏他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这些状况,成长的过程不一定全然是好的,但是透过这个过程他会越来越好,所以爸爸妈妈要懂得去欣赏。
在孩子的叛逆期,适当的给孩子保留一些空间,要让孩子觉得她被尊重,给他一定的成长空间,其实孩子也会体会到父母对他的尊重,他的叛逆期也会度过的更愉快,父母亲也不会这么焦头烂额。希望叛逆期是你家宝宝长大成人上的最生动的第一堂课。
在此收听